求职者 注册|登录 企业 注册|登录 4000-027-258
全国站 [切换城市]

地区选择

热门城市
  • A B C
  • D E F
  • G H
  • J K L
  • M N P
  • Q R S
  • T W X
  • Y Z
                  职场资讯
                • 职场资讯
                • 案例解析
                • 行业动态
                • 管理百科
                • 劳动法苑
                • 求职攻略
                • 职业指导
                • HR对“小米速度”做了哪些贡献?
                  来源:前包人力 浏览次数:4412 发布时间:2022-04-21 00:00:00

                  一度因为上市饱受热议的小米,实现了国际化再扩张,正式进军西欧市场,在意大利召开了新品发布会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不知道各位HR可曾想过,一家公司成功的背后,HR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?

                  现在,小米用了八年时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为一家超越京东、百度两大巨头,仅次于腾讯、阿里、蚂蚁的千亿级市值的超级公司。

                  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架构,支撑起了这家的独角兽公司的快速发展呢?这篇文章提到的5个方面,你想到了吗?

                  1 扁平化是小米初期组织架构的特点

                  小米作为一家初创公司,为了能为广大发烧友提供极致的产品,在管理上奉行极致的扁平化。

                  整个公司只有“创始人——部门 leader——普通员工”三层组织架构。

                  公司最核心的是围绕在雷军以及总裁林斌周围的创始人团队,各创始人直接负责相关业务部门。各业务部分内部只有一个没有职级的leader。

                  2 迅速迈入事业部,是小米初期发展速度的体现

                  小米发展阶段整个管理团队相对于创业初期已经庞大不少。而继续之前的三层扁平化管理方式彰显了其弊病,扁平化将无限消耗核心人员的精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因此,雷军在这个阶段提出小米要去扁平化。

                  从最新的这次架构调整来看,小米已经开始了去扁平化的实际操作,成立各种业务部,告别三层架构。另外,小米公司员工职级评定也已经开始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3 小米生态链是大肆扩张的首先模式

                  随着小米的发展,业务部方式的弊病又彰显出来,使得其无法大肆扩张。尤其是手机以外的智能产品发展起来后,小米选择向外扩展——投资生态链公司。

                  在生态链的架构下,可以维持自身精简的组织架构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的渗透到智能家具的方方面面。

                  针对生态链投资合作企业,小米为其提供了最为核心的供应链、营销渠道、软件服务等平台支撑能力,通过整体采购、软件能力输出等方式降低合作企 业的研发门槛和硬件成本。

                  4 局部的频繁调整是小米组织常态

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原先负责小米网的林斌转而兼任小米手机部总经理,直接向雷军汇报,原负责小米市场和小米影业的黎万强改任为品牌战略官,同时出任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,强化小米和顺为在投资领域的协同布局。

                  市场部日常工作则由副总裁梁峰负责。同时任命洪锋、刘德、王川和祁燕为公司高级副总裁。

                  在组织结构中,小米网改名销售与服务部,任命汪凌鸣为公司副总裁兼销售与服务部总经理,接替林斌的工作,直接向雷军汇报。

                  同时,智能产品部并入生态链部,任命唐沐为生态链部副总裁,向刘德汇报。

                  5 2017年发展互联网和新零售模式,构建新“铁人三项”

                  硬件生态链+新零售:小米生态最具扩展性板块之一。

                  小米在IPO前夕迎来新一轮的人事调整。

                  今年4月27日,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通过内部邮件宣布了这一重要任命。雷军内部邮件透露,任命CFO周受资为公司高级副总裁,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和黄江吉(KK)辞去公司职务。

                  据招股书披露,在公司持股方面,小米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有31.41%,小米总裁林斌持有13.32%,其他联合创始人,包括黎万强持3.23%、黄江吉持3.23%、洪锋持3.22%,刘德持1.54%、周光平持1.43%、王川持1.11%、晨兴集团持股17.19%,顺为资本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许达来持2.93%。其他投资者持有21.34%。

                  “同股不同权”也是小米治理结构的特点。在这一制度下,小米创始人雷军持股逾三成,但其表决权比例超过50%,实现对公司最大自治管理权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一个公司在八年内从无到上市,组织体系一直没有脱离战略,从最开始的扁平化结构就彰显了独特适应初创期。发展过程中,主动分权,快速打造成多事业部制。

                  当外部供应系统过多时,积极转向生态链,增加组织的容纳性和柔性。频繁的局部调整又保证柔性发展,不僵化不固化,非常适合当期战略方向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上市前,调整治理结构,优化经营层,配置股权,强化控制权。这些都是组织职权里的常规调整,可见,小米一路走来,组织发展也成就了“小米速度”。